
認識祂、認識自己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出埃及記 4:1-16
上帝呼召摩西回到埃及去帶領以色列人走出奴役之地,摩西有所遲疑,上帝一再的對摩西說話,好似苦口婆心的勸說。摩西心裡仍然有很大的阻攔,他終究認為沒有人會相信他說的話。於是,上帝在他面前顯現神蹟,使杖變成蛇、讓大痲瘋出現又即刻醫治,讓他帶著上帝的能力,展現給他們看見;還吩咐他,若他們依舊不信,就將水變成血。盡其可能的幫助摩西克服心中的遲疑。
摩西似乎說不過上帝,拿自己的能力當藉口,上帝提醒他,能力在於上帝,在於造物的主。摩西終於再也找不到什麼理由拒絕,但他仍然無法跨越心裡的困難,雙手一擺,雖稱上帝是主,卻不聽差遣,反過來要求上帝任意找其他人去擔這項苦差事。
摩西的態度到這般無禮的程度,上帝雖然不悅、發怒,仍然體貼他確實從過去的經驗得到深深的創傷。因此上帝讓他的哥哥亞倫出來歡喜迎接他,也作為他的陪伴,賜口才給亞倫,讓哥哥亞倫替他發言。上帝仍然明明白白地差遣摩西前去帶領以色列人走出奴役的埃及地,讓亞倫成為他的輔助。
在上帝眼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因為祂創造我們每一個人成為獨特的個體。祂按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獨特來呼召我們、差遣我們,使我們的生命成為獨特的意義。我們是不是常常不自覺地抱怨日常所做的?也不滿意自己的工作?除了選擇繼續將自己埋在孤獨的怨懟𥚃,我們還有一個更好的選擇,我們可以來到上帝面前,認識祂所造的這個獨特個體。如果你還不認識自己的特質,是不是其中有個可能,是你對上帝的認識還不夠?上帝按著祂的形象創造我們(創世記 1:27),如果不夠認識上帝,怎能足夠認識自己?上帝有豐富的慈愛、良善,有祂的位置和能力。
如果你為亞倫抱屈,明明是哥哥,為什麼上帝讓他輔助自己的弟弟成為領袖?上帝完完全全地知道我們每個人的特質,祂知道我們每個人所經歷的事,祂知道我們的心思意念,而且祂願意差派誰就差派誰。上帝差派亞倫居於輔助的位置,並不是讓他屈於次等的位置。亞倫能夠幫助摩西是因為他的能力,上帝𧶽他口才的能力來幫助摩西,上帝揀選他以親人的身分成為摩西的陪伴,幫助摩西心裡的軟弱處,能夠再次堅固起來。
上帝親自揀選差派的,祂必看重。亞倫的生命中,雖然曾經做了不稱職的事,上帝既然交付了工作,就認定他到底,甚至行神蹟使枯木發芽,來認定亞倫的身份和他領受的呼召(民數記 17:1-8)。
上帝應許亞倫與摩西同去,摩西不再說話,可能因爲心裡攔阻的力道不再那麼強,可能出於不能拒絕的無奈,也可能是接受宿命的心態,無論摩西心裡的想法如何,他的生命有了不再一樣的開端。
若我們能夠「接受、順服、經歷」就能夠更認識祂,也更認識我們自己,以祂的角度眼光看待我們自己,在經歷的祂的時候,我們必定訝然發現祂是如此的豐盛,富有憐憫與慈愛,祂的能力何其廣大。任何時候起了任何的疑惑,我們總可以來到祂面前與祂對話、親近祂、認識祂。祂知道我們的心思意念與擔憂,祂極願意以祂的能力和權柄,在我們不足之處提供補給,因為我們屬於祂,祂是愛我們、造我們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