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與主耶穌面對面,一分鐘禱告。願世界變更好︱禱告︱祢的聲音︱20241103

與主耶穌面對面
一分鐘禱告。願世界變更好

2024/11/03
祢的聲音

親愛的主
感謝祢
在我們的生命裡
為我們掌權
感謝祢
在我們的生命航線
為我們掌舵
為我們作錨


生命的迷惘
好似隻身孤立汪洋
毫無方向
毫無指引
但只要有祢同在
我們就得著智慧
能辨識向左或向右
如同候鳥遷徙
不帶羅盤
也能跨洲跨洋


祢是萬物的主
祢創造萬物
萬物都是祢的精心設計
然而,世界的灰暗
時常讓我們眼迷目盲
看不清楚
即便朝夕相處的自己
也看不清楚自己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
祢精心設計的藝術品
有祢的形象
有祢的氣息
世界在我們身上
所貼的標籤
是因屬世的眼光
不認識祢
不認識創造的真理


願我們學習
祢的謙卑柔和
以祢的寬容饒恕
善待誤認我們的眼光
他們所做的,他們不知道


願我們心裡
時時記住
我們生命
因祢買贖的代價
已重新賦予價值
願我們尋求
祢的真理智慧
以對祢的誠實
來看待自己
看得合乎中道


世界的聲音
領我們到何處
我們一向無法預測
只會使我們迷茫
但願我們拒絕
混淆的聲音
單單一心尋求祢
我們認得祢的聲音
祢的聲音
是要我們得生命
得豐盛的生命
是要是我們恩上加恩
在祢賜福的路上
都滴下豐盛的脂油

如此禱告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
阿門!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站編的筆記-20230628

成熟漸長的信心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創世記第13章

亞伯蘭下到埃及躲避饑荒,發生一連串的事情之後,帶著所有的,包括法老的贈予離開埃及(創世記 12)。他回到原來的地方,就是從前支搭帳篷的地方,也是起先築壇的地方,他又在那裡求告耶和華的名。在第12章,亞伯蘭經歷恣意下決定的後果和上帝恩典的手干預拯救之後,學到了寶貴的一課,現在他知道不應該偏執己意,而是需要做出合上帝心意的決定,按著上帝的心意去行。

現在亞伯蘭的金銀、牲畜極多,與亞伯蘭同行的羅得也有牛群、羊群、帳篷。因為他們的財物甚多,那地容不下他們。當時,迦南人與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亞伯蘭的牧人和羅得的牧人相爭。

亞伯蘭經歷過上帝所賜的平安,很可能因此讓他察覺到人際關係的重要,也意識到破碎的人際關係所帶來的危機,因此他採取主動,對姪兒羅得讓步,主動向姪兒提出想法。

亞伯蘭對羅得說:你我之間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親人。請你離開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創世記13:8-9)。羅得舉目看見約旦河的全平原,直到瑣珥,都是豐沛富饒的土地,憑靠眼見,並非憑靠信心,羅得選擇約旦河的全平原,往東遷移。他們就彼此分離了。亞伯蘭住在迦南地,羅得住在平原的城市,漸漸挪移帳篷,直到所多瑪。所多瑪人在耶和華面前罪大惡極。

羅得離別以後,耶和華對亞伯蘭說:「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才能數算你的後裔。你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亞伯蘭就搬了帳篷,來到希伯崙幔利的橡樹那裡居住,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創世記 13:14-18)。

日常做的決定會影響上帝在我生命中的計畫嗎?既然上帝在生命生活各處都掌權,在永恆裡掌權,而在這個墮落的世界裡我所做出的決定,我有責任嗎?

亞伯蘭和羅得故事讓我們看見順服上帝的重要,羅得選擇眼前豐沛的土地,一步一步移居到了那些在上帝面前罪大惡極的人之間,向世界妥協,確實有其後果。

亞伯蘭為了解決問題,避免相爭之下造成關係破裂,他選擇與姪兒分離,將優先選擇土地的權利留給姪兒。具有長遠意義的事,有其當下必須承受的痛;此時,亞伯蘭對上帝的信心顯然已經逐漸成熟,他明白上帝的心意,願意順福上帝的心意,上帝喜悅他,賜給他極大的祝福。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站編的筆記-20230623

每一步都需要倚靠上帝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創世記12:10-20,亞伯蘭為了躲避饑荒,下到埃及去,要在那裡暫居。

上帝指引亞伯蘭到迦南之地,應許與他同在。當地的饑荒成為亞伯蘭信心的試驗,當時亞伯蘭還不了解,即使在饑荒的環境之下,上帝仍掌權,在環境的困難和上帝的應許之間,他決定下埃及去,要在那裡暫居。

上帝允許我們的信心在養成的過程中受到試驗,信心的試驗讓我們了解人的軟弱,了解我們多麼需要上帝的恩典,信心的試驗就像肌肉訓練,越練越強壯。在真實生活所面臨的難題之中,一步一步信靠上帝能夠訓練出強健的信心。

亞伯蘭決定下到埃及去,可能是受到恐懼、不安全感的驅使,自己的心意已決,然而,遠離上帝和祂的指引,只會讓恐懼越是加深。

亞伯蘭害怕埃及人為了奪去他的妻子撒萊,殺害他的性命,而說了欺騙的謊言,他可能認為撒萊是同父異母的妹妹,就以為這樣的說詞還算有點道理,但是半個謊言仍然是不真的謊言,謊言終究需要更多的謊言堆疊,他要求撒萊和他說一樣的謊,欺騙埃及人。後來撒萊果然被帶進法老的宮裡去了。法老因撒萊就厚待亞伯蘭,亞伯蘭得了許多牛、羊、駱駝、公驢、母驢、僕婢。

亞伯蘭離開迦南的決定讓他一連串犯罪、信任遭到破壞、關係出現裂痕,在恐懼與罪之下,他相信離開上帝的應許是比較安全的選擇。因為恐懼,他撒下的謊言讓他的妻子撒萊進入法老的宮裡,暴露在危險之下。亞伯蘭的謊言接連招致許多困苦,然而上帝從中干預施恩,因亞伯蘭妻子撒萊的緣故,降大災於法老和他的全家。法老就召了亞伯蘭來,質問他、責備他,吩咐人將亞伯蘭和他妻子,並他所有的都送走了。亞伯蘭帶走的可能也包括法老贈予的牲畜、僕婢,這麼豐厚的財產,可能也是造成日後他和侄兒羅得分離的原因。

上帝呼召一個人進入新的生命,不只是離開本族、本家,更是相信上帝的應許,活出信心的生活。亞伯蘭發現憑信心倚靠上帝看似有點冒險,而在經歷上帝的信實之後,他知道每一步都需要信靠上帝,也領悟到信靠上帝才是最安全的選擇。

亞伯蘭的信心之旅,體會了上帝的信實,也明瞭自己需要在每一步履、每一個決定當中,不斷地依靠上帝。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站編的筆記-20230617

上帝親自養成我們對祂的信心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創世記12:1-9

在讀今天的經文之前,先讓我們回顧一下前幾章提到的情節人物:挪亞的兒子,從方舟出來的,有閃、含和雅弗(創世記 9:18)。閃的後代記在下面。……這是他拉的後代。他拉生亞伯蘭、拿鶴和哈蘭;哈蘭生羅得(創世記 11:10-27)。前面的經文已經完整記載亞伯蘭是挪亞的兒子閃的後代。創世記第12章提到,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使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使你的名為大;你要使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給他;詛咒你的,我必詛咒他。地上的萬族都必因你得福。」亞伯蘭就遵照耶和華的吩咐去了;羅得也和他同去。亞伯蘭離開哈蘭的時候年七十五歲。

亞伯蘭一路旅行,直到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裏;當時迦南人住在那地。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裏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上帝呼召亞伯蘭離開本地、本族、父家,沒有指明到達的目的地,只說「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並且應許祝福,亞伯蘭就遵照耶和華的吩咐去了。

「我應該如何回應上帝的呼召?」或許這是我們心中曾經有過的疑問,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我們需要明白,上帝呼召我們,是來到祂的面前,而不是呼召我們去墨守成規、奉承討人歡心、利益交換。上帝呼召我們,是要我們來到祂的面前,與祂建立親密的關係、與周遭的人建立深厚的關係。上帝的呼召也需要我們面對自己的罪,知道我們需要上帝;上帝的呼召是邀請我們讓祂帶領我們走前面未知的道路,同時也是邀請我們進入有信心的新生命。

離開本地、本族、父家是不小的代價,亞伯蘭回應呼召的同時也必須承擔這筆代價,上帝對他的呼召,「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其中蘊含的應許,點燃亞伯蘭的信心,亞伯蘭還不知道即將面臨挑戰、需要適應變化,或是即將經歷歡欣喜樂?然而,他知道眼前的這一步,是上帝帶領的一步。

自上帝呼召亞伯蘭(後來改名為亞伯拉罕,創世記17:5)離開本地、本族、父家的時候,亞伯蘭漸漸地學習如何遵循上帝的引導,「學習」總會帶點不完美,雖然如此,一路經歷上帝的信實,亞伯蘭對上帝的認識日漸加深,對上帝的信心日漸養成。

是什麼祕訣能讓亞伯蘭對上帝的信心日漸養成?因為他渴望更深的認識上帝,他順服上帝的旨意,他信靠上帝,一次一步的跟隨。

生命中難免遇到重要或危急的時刻,需要謹慎判斷做抉擇,需要選擇信靠上帝或選擇自己的解決之道?上帝的旨意有時似乎不容易了解,也不容易順服,而我們自己的方法難道不好嗎?有時候會懷疑上帝的方法到今天是不是還適合時宜?這些懷疑也可以是繼續探索上帝、認識上帝的理由。昔在今在永在又富有憐憫的上帝會是一位慈愛有耐心的父親,在我們的身邊教導,陪伴我們一生,指教我們領受祂的智慧。在上帝給予的誡命之中所蘊含的一切恩典,上帝已賜給了我們信靠祂的意志與渴望。「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立比書2:13)

上帝的能力與信實,是我們回應呼召、緊緊跟隨不放手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