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站編的筆記-20250715

領受、順服、成長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出埃及記 4:18-31

摩西在曠野受到上帝的呼召,回去向岳父葉忒羅請求,讓他回去埃及地。葉忒羅面對這樣的請求,他將須讓他的女婿帶著大女兒離開這個家,這個家將會少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摩西成為他的女婿,長期為他看理羊群,如果葉忒羅答應了,在他的心理上和經濟上都必須做相當大的調整,另外一方面,自己年紀漸長,是否能夠適應這麼大的調整,可能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然而,葉忒羅僅僅寬容的回答摩西說:「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去吧。」他讓摩西去,也希望摩西更夠放心。或許他們都理解到,對雙方而言,這都不是容易的決定,但他們都願意選擇依照上帝的道路去行。

摩西啟程之前,上帝仍然對摩西說話,讓他知道,從前既有的危機已經解除,原本在埃及想要向他索命的那些人已經死了;但眼前新所面對的也不是簡單輕鬆的任務,艱困的程度近逼刀血。出埃及記 4:22-23 提到:「你要對法老說:『耶和華這樣說:以色列是我的兒子,我的長子。我對你說過容我的兒子去,好侍奉我,你還是不肯容他去。看哪,我要殺你的長子。』」

接下來的三節經文提到,摩西前往埃及的路上,耶和華遇見他,想要殺他。這似乎有一點突兀,不容易理解,為何上帝差遣摩西,將這麼困難而重要的使命交派給他,反而在半路上想要殺他?從這短短的三節經文,僅有的內容看來,摩西的兒子尚未行割禮,割禮是上帝和亞伯拉罕立的約,是上帝子民的記號( 創世記 17:9-14 ),摩西在曠野所生的兒子尚未行割禮,或許他和妻子的對孩子的教育理念不同,但顯然他和妻子並沒有奉行上帝的約定。上帝的信實和約定無能妥協,在祂的管教之下,他們選擇上帝的心意,順服上帝。上帝永遠記得祂與祂子民的約定,而且上帝的話無法打折扣,當他們遵行上帝的旨意,因著寬大的慈愛與憐憫,上帝立刻接納他們。

上帝履行祂對摩西說的話( 出埃及記 4:14 ),讓亞倫到曠野去迎接摩西,摩西和哥哥亞倫見面之後,將上帝呼召差遣他的話和神蹟都告訴了亞倫。摩西、亞倫就去招聚以色列的眾長老。亞倫將摩西所說的一切,述說了一遍,又在百姓眼前行了那些神蹟。百姓就信了。以色列人聽見上帝眷顧他們,就低頭下拜。

我們在生活中是否也曾經遇到不容易的決定?到外地求學、就業、居住,可能是出自己的決定,可能是受其他因素影響,也可能受上帝的呼召。無論是哪一種因素,最重要的是來到上帝面前向祂尋求,求祂的心意,求祂在環境之中開路,求祂在遠方的安排,求祂恩典、慈愛、永恆的祝福與同在。除了自己單方面心中所求的想望,我們還必須思想上帝的心意,是不是有什麼是曾經與祂的約定,自己已經遺忘許久,卻是上帝未曾忘記的呢?

在尋求上帝的過程,可能受到他人的寬容,可能和親近的人持不同意見,但上帝要我們永遠成為祂的孩子、祂的子民,讓我們永遠受祂的照顧。無論我們身在何處,祂都與我們同在,貼近我們,傾聽我們,也願意將祂的福賜給我們,使我們沒有缺乏。願我們能夠謙卑來到祂面前,領受祝福,學習祂的寬容、慈愛、堅強,也能屈膝感謝敬拜祂,如同以色列人聽見上帝眷顧他們,就低頭下拜。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站編的筆記-20250325

認識祂、認識自己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出埃及記 4:1-17

上帝呼召摩西回到埃及去帶領以色列人走出奴役之地,摩西有所遲疑,上帝一再的對摩西說話,好似苦口婆心的勸說。摩西心裡仍然有很大的阻攔,他終究認為沒有人會相信他說的話。於是,上帝在他面前顯現神蹟,使杖變成蛇、讓大痲瘋出現又即刻醫治,讓他帶著上帝的能力,展現給他們看見;還吩咐他,若他們依舊不信,就將水變成血。盡其可能的幫助摩西克服心中的遲疑。

摩西似乎說不過上帝,拿自己的能力當藉口,上帝提醒他,能力在於上帝,在於造物的主。摩西終於再也找不到什麼理由拒絕,但他仍然無法跨越心裡的困難,雙手一擺,雖稱上帝是主,卻不聽差遣,反過來要求上帝任意找其他人去擔這項苦差事。

摩西的態度到這般無禮的程度,上帝雖然不悅、發怒,仍然體貼他確實從過去的經驗得到深深的創傷。因此上帝讓他的哥哥亞倫出來歡喜迎接他,也作為他的陪伴,賜口才給亞倫,讓哥哥亞倫替他發言。上帝仍然明明白白地差遣摩西前去帶領以色列人走出奴役的埃及地,讓亞倫成為他的輔助。

在上帝眼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因為祂創造我們每一個人成為獨特的個體。祂按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獨特來呼召我們、差遣我們,使我們的生命成為獨特的意義。我們是不是常常不自覺地抱怨日常所做的?也不滿意自己的工作?除了選擇繼續將自己埋在孤獨的怨懟𥚃,我們還有一個更好的選擇,我們可以來到上帝面前,認識祂所造的這個獨特個體。如果你還不認識自己的特質,是不是其中有個可能,是你對上帝的認識還不夠?上帝按著祂的形象創造我們(創世記 1:27),如果不夠認識上帝,怎能足夠認識自己?上帝有豐富的慈愛、良善,有祂的位置和能力。

如果你為亞倫抱屈,明明是哥哥,為什麼上帝讓他輔助自己的弟弟成為領袖?上帝完完全全地知道我們每個人的特質,祂知道我們每個人所經歷的事,祂知道我們的心思意念,而且祂願意差派誰就差派誰。上帝差派亞倫居於輔助的位置,並不是讓他屈於次等的位置。亞倫能夠幫助摩西是因為他的能力,上帝𧶽他口才的能力來幫助摩西,上帝揀選他以親人的身分成為摩西的陪伴,幫助摩西心裡的軟弱處,能夠再次堅固起來。

上帝親自揀選差派的,祂必看重。亞倫的生命中,雖然曾經做了不稱職的事,上帝既然交付了工作,就認定他到底,甚至行神蹟使枯木發芽,來認定亞倫的身份和他領受的呼召(民數記 17:1-8)。

上帝應許亞倫與摩西同去,摩西不再說話,可能因爲心裡攔阻的力道不再那麼強,可能出於不能拒絕的無奈,也可能是接受宿命的心態,無論摩西心裡的想法如何,他的生命有了不再一樣的開端。

若我們能夠「接受、順服、經歷」就能夠更認識祂,也更認識我們自己,以祂的角度眼光看待我們自己,在經歷的祂的時候,我們必定訝然發現祂是如此的豐盛,富有憐憫與慈愛,祂的能力何其廣大。任何時候起了任何的疑惑,我們總可以來到祂面前與祂對話、親近祂、認識祂。祂知道我們的心思意念與擔憂,祂極願意以祂的能力和權柄,在我們不足之處提供補給,因為我們屬於祂,祂是愛我們、造我們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