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站編的筆記-20250930

心中肺腑忍不住頌讚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出埃及記 15:1-21

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走出受奴役的埃及地,在往曠野的路上,遇上後悔的埃及法老王帶著精兵追上來,摩西和百姓們正紮營在紅海旁,後有追兵,前無逃路,上帝親自在紅海上開路,保護他們,上帝將海水合在法老王帶來的軍隊上,親自為以色列百姓征戰。摩西與以色列眾人親眼看見上帝的能力,親身經歷上帝的榮耀,心中肺腑不禁唱起歌來,頌讚耶和華上帝。

以色列人唱的歌,除了傳唱上帝的故事,也頌揚上帝的能力,紀念祂救贖的慈愛,甚至提到外邦人也受到震撼,他們說:「祢憑慈愛領了祢所贖的百姓,祢憑能力引他們到了祢的聖所。外邦人聽見就發顫,疼痛抓住非利士的居民。那時,以東的族長驚惶,摩押的英雄被戰兢抓住,迦南的居民心都消化了(出埃及記 15:13-15)」。亞倫的姐姐女先知米利暗,和以色列眾婦女也拿鼓跳舞,讚美耶和華上帝戰勝的榮耀。

你是不是曾經和以色列百姓一樣,遇見前面無路可走,後有強敵追趕的情況?只能自己焦慮著無計可施,徒增白髮?但,是不是也想過,就像上帝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所走的路線,繞遠路,卻是為他們量身設計的路線一樣,祂也為你計劃了生命的路程?是不是能夠放下自己有限的視野和規劃,尋求祂的智慧,讓祂為你征戰?人生路途走到如今,我們的生命帶著上帝所賦予的意義,上帝要我們在生命途中看見祂的能力和榮耀。

上帝不願祂的孩子受罪的綑綁和轄制,祂願意祂的孩子前來尋求祂,祂要救贖釋放臨到祂的子民身上,祂要祂的孩子得自由,並且擁抱祂的祝福。祂要在世人面前展現祂的榮耀,使信與不信的人都看見,唯有信的人能稱義,也得著上帝的祝福。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站編的筆記-20250916

祂的能力、榮耀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出埃及記第14章

以色列人行走在離開埃及的路上,耶和華上帝吩咐摩西將百姓帶到祂指定的海邊,四周圍的環境看似困住了以色列百姓,實際上,上帝要在世人面前展現祂的能力和榮耀,上帝不只願意讓祂的百姓認識祂,祂也要使埃及人認識唯一真神耶和華。

上帝使法老的心再次剛硬,有人向法老王回報以色列人離開的情景,形容為「逃跑」,法老和他的臣僕就變心,隨即預備車輛,帶領軍隊、準備六百輛特選的車和埃及所有的車,前去追趕,趕上正紮營在海邊的以色列百姓。

以色列人看見埃及大批強兵追趕而來,擔心被埃及人殲滅,向耶和華哀求,也對摩西抱怨,寧願活在埃及為奴,也不願死在曠野。摩西相信上帝對他說的話必定成真,帶著如此的信心,他安撫以色列人,對百姓說:「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因為你們今天所看見的埃及人,必永遠不再看見了。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出埃及記 14:13-14

摩西身為領袖,從上帝得到第一手信息,憑信心安撫百姓,做僕人的本分,但面對敵軍的精練與強大勢力,相較毫無防衛能力,也沒有任何武器抵抗的以色列百姓,摩西心裡可能也不免起了焦慮與擔憂。上帝完全明白人的軟弱,也知道並提醒摩西沒有什麼好擔憂的,更將祂即將施行的奇事告訴他,祂要摩西向海舉仗,「把水分開,以色列人要下海中走乾地。我要使埃及人的心剛硬,他們就跟著下去,我要在法老和他的全軍、車輛、馬兵上得榮耀。 我在法老和他的車輛、馬兵上得榮耀的時候,埃及人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了。」(出埃及記 14:16-18

摩西向海伸仗,上帝使海水一夜退去,成為兩側的牆垣,以色列百姓走在乾地上,過了紅海,追趕的埃及軍隊跟著下到海中行走,耶和華上帝使他們的車輪脫落,無法追擊,他們就明白這是上帝為以色列人所做的。耶和華上帝,再次吩咐摩西向海伸仗,成為牆垣的海水就合上,淹沒埃及大軍,耶和華以此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埃及人的手,以色列人看見在海邊的埃及人死屍,看見耶和華向埃及人所行的大事,就敬畏耶和華,信服祂和祂的僕人摩西。

我們在面對難以想像的挑戰時,是不是也曾經和以色列百姓一樣,不假思索,立刻抱怨起來?或是和摩西一樣對上帝持著信心,另一方面,因為現實環境的壓迫而起了懷疑和焦慮?無論是哪一種反應,上帝都清楚知道我們的心、我們的信與軟弱,在祂的計畫裡,祂必讓我們看見且經歷祂的大能、祂信實的應許,讓我們看見祂的能力、救贖與榮耀,讓我們徹徹底底的知道也明白祂配得的名!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站編的筆記-20250909

祂使我們的益處、得自由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出埃及記 12:43-51 及 13:1-22

耶和華上帝對摩西、亞倫吩咐守逾越節的禮節。外邦人不可吃逾越節羊羔;以色列人用銀子買的奴僕,受了割禮之後就可以吃。以色列全會眾都要守逾越節的禮節;若有外來的寄居者願意向耶和華守逾越節,他所有的男子必須要受割禮,才能來守耶和華的逾越節。

耶和華上帝還對摩西說:「以色列中凡頭生的,無論是人是牲畜,都是我的,要分別為聖歸我。」(出埃及記13:2)摩西將耶和華上帝所吩咐的,告訴了百姓,要以色列百姓紀念耶和華上帝大能的手將他們領出奴役之地的日子,將來進入上帝應許的流奶與蜜豐盛之地,也要向耶和華上帝守節。要將一切頭生的,並牲畜中頭生的,歸給耶和華,紀念法老不讓以色列人離開的時候,上帝將埃及地所有頭生的都殺了,因此,把一切頭生的公牲畜獻給耶和華為祭,是將頭生的兒子都贖出來。摩西告訴以色列百姓,要將守節的緣由教育下一代,讓以色列民族紀念耶和華的恩惠,世代頌揚上帝的大能。

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的時候,上帝沒有帶領他們走近的路,而是帶領他們繞道而行,走紅海曠野的路,因為耶和華了解祂的子民,恐怕他們遇見打仗,就後悔,逃回埃及去了。

摩西把約瑟的骸骨帶著上路,因為約瑟曾叫以色列人起誓,要把他的骸骨從這裡一同帶到上帝的應許之地。以色列百姓離開埃及,走上帝耶和華帶領的路,進入曠野安營。日間耶和華以雲柱領他們的路,夜間以火柱光照他們,使他們日夜都可以行走。 日間雲柱,夜間火柱,都不離開百姓。

在讀這段經文的同時,不妨反思我們現在的景況,今日這個時代,不斷求新求變,因著新的科技發展,我們甚至還擔心自己不夠新,變得不夠快,然而,在這些新與變的求生法則之外,我們是不是還記得上帝與我們同在?是不是還相信上帝的看顧保護勝過我們的設想?即便我們看似走一條曠野的遠路,不夠順應時局,不夠有效率,在這樣的時候,是不是還能相信上帝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 的確,祂的意念超出我們的意念,祂做的事總是保護我們,在一無所有的曠野之中,祂仍以祂的大能、祂的方法、祂的智慧,使我們得著供應和保護。祂總是願意使我們受益,體貼我們的軟弱,使我們承擔我們擔得起的,使我們脫離奴役,使我們得自由。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站編的筆記-20250722

失望,不絕望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出埃及記第 5 章。

摩西離開居住多年的曠野,帶著妻子孩子,領受上帝的呼召,回到埃及,與哥哥亞倫歡喜見面之後,他們前去對法老提出請求,將耶和華上帝的話告訴法老。摩西、亞倫去對法老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這樣說:『容我的百姓去,在曠野向我守節。』」(出埃及記5:1)埃及法老不聽他們的請求,甚至質疑「為什麼叫百姓曠工呢?」(出埃及記5:4)當天,法老吩咐監督工作的埃及人和以色列的工作領班,不再提供做磚的材料,讓以色列人自己去找材料,而且必須維持與以往相同的工作進度。這等同於在以色列人原本已經負荷沈重的工作上,再加上層層困難。法老的理由是:以色列人是懶惰的,所以呼求說:容我們去祭祀我們的神。讓他們做更重的工作,讓他們越加忙碌,才不會聽虛謊的言語(出埃及記5:8-9)。以色列人在嚴厲的命令和工作環境下,自然沒有辦法完成工作進度,受了責打,以色列的工作領班去見法老求情,法老仍然堅持他的看法,認為以色列人受責打是自己的錯,還直直吩咐他們必須維持同樣的工作進度。

他們見了法老出來,遇見摩西、亞倫,將他們所受的苦歸咎在他們身上。摩西回到埃及,來到法老面前,豈不是因為領受了上帝的呼召嗎?現在卻是得到反效果。摩西必然非常心痛和驚訝, 摩西回到耶和華那裡,說:「主啊,你為什麼苦待這百姓呢?為什麼打發我去呢?自從我去見法老,奉祢的名說話,他就苦待這百姓,祢一點也沒有拯救他們。」

摩西在曠野遇見上帝,上帝呼召他,他甚是不願意再度去做曾經失敗的事,來來回回與上帝對話交涉,終於領受了呼召,選擇離開他已經適應多年的環境,留下老丈人在曠野,帶著妻子孩子回到埃及,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雖然上帝已經預告摩西,將會有極大的困難,但當摩西初遇阻撓,仍然萬般心痛,心裡的舊傷糾結著新痛,叫他如何面對如此艱鉅的任務?更如何談得上完成任務呢?摩西選擇回到上帝的面前,將自己痛徹心扉的感受著著實實地對上帝說了一遍,在上帝面前表達最真實的感受。

在服事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曾經遇到已知的困難、未知的阻擋,而受挫驚訝,無從著手處理?當下我們是如何面對的呢?我們將這些感受傾倒在其他人身上嗎?轉嫁責任給旁人嗎?還是能夠謙卑來到上帝面前,知道祂是全知全能永在的上帝?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事能夠出乎上帝的意料之外,上帝的信實和慈愛,永遠是我們最好的倚靠和幫助。願我們在任何需要的時刻,都能來到 上帝面前,尋求幫助,傾心吐意,心裡也發出堅定的聲音: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篇 121:2)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站編的筆記-20250715

領受、順服、成長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出埃及記 4:18-31

摩西在曠野受到上帝的呼召,回去向岳父葉忒羅請求,讓他回去埃及地。葉忒羅面對這樣的請求,他將須讓他的女婿帶著大女兒離開這個家,這個家將會少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摩西成為他的女婿,長期為他看理羊群,如果葉忒羅答應了,在他的心理上和經濟上都必須做相當大的調整,另外一方面,自己年紀漸長,是否能夠適應這麼大的調整,可能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然而,葉忒羅僅僅寬容的回答摩西說:「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去吧。」他讓摩西去,也希望摩西更夠放心。或許他們都理解到,對雙方而言,這都不是容易的決定,但他們都願意選擇依照上帝的道路去行。

摩西啟程之前,上帝仍然對摩西說話,讓他知道,從前既有的危機已經解除,原本在埃及想要向他索命的那些人已經死了;但眼前新所面對的也不是簡單輕鬆的任務,艱困的程度近逼刀血。出埃及記 4:22-23 提到:「你要對法老說:『耶和華這樣說:以色列是我的兒子,我的長子。我對你說過容我的兒子去,好侍奉我,你還是不肯容他去。看哪,我要殺你的長子。』」

接下來的三節經文提到,摩西前往埃及的路上,耶和華遇見他,想要殺他。這似乎有一點突兀,不容易理解,為何上帝差遣摩西,將這麼困難而重要的使命交派給他,反而在半路上想要殺他?從這短短的三節經文,僅有的內容看來,摩西的兒子尚未行割禮,割禮是上帝和亞伯拉罕立的約,是上帝子民的記號( 創世記 17:9-14 ),摩西在曠野所生的兒子尚未行割禮,或許他和妻子的對孩子的教育理念不同,但顯然他和妻子並沒有奉行上帝的約定。上帝的信實和約定無能妥協,在祂的管教之下,他們選擇上帝的心意,順服上帝。上帝永遠記得祂與祂子民的約定,而且上帝的話無法打折扣,當他們遵行上帝的旨意,因著寬大的慈愛與憐憫,上帝立刻接納他們。

上帝履行祂對摩西說的話( 出埃及記 4:14 ),讓亞倫到曠野去迎接摩西,摩西和哥哥亞倫見面之後,將上帝呼召差遣他的話和神蹟都告訴了亞倫。摩西、亞倫就去招聚以色列的眾長老。亞倫將摩西所說的一切,述說了一遍,又在百姓眼前行了那些神蹟。百姓就信了。以色列人聽見上帝眷顧他們,就低頭下拜。

我們在生活中是否也曾經遇到不容易的決定?到外地求學、就業、居住,可能是出自己的決定,可能是受其他因素影響,也可能受上帝的呼召。無論是哪一種因素,最重要的是來到上帝面前向祂尋求,求祂的心意,求祂在環境之中開路,求祂在遠方的安排,求祂恩典、慈愛、永恆的祝福與同在。除了自己單方面心中所求的想望,我們還必須思想上帝的心意,是不是有什麼是曾經與祂的約定,自己已經遺忘許久,卻是上帝未曾忘記的呢?

在尋求上帝的過程,可能受到他人的寬容,可能和親近的人持不同意見,但上帝要我們永遠成為祂的孩子、祂的子民,讓我們永遠受祂的照顧。無論我們身在何處,祂都與我們同在,貼近我們,傾聽我們,也願意將祂的福賜給我們,使我們沒有缺乏。願我們能夠謙卑來到祂面前,領受祝福,學習祂的寬容、慈愛、堅強,也能屈膝感謝敬拜祂,如同以色列人聽見上帝眷顧他們,就低頭下拜。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站編的筆記-20250325

認識祂、認識自己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出埃及記 4:1-17

上帝呼召摩西回到埃及去帶領以色列人走出奴役之地,摩西有所遲疑,上帝一再的對摩西說話,好似苦口婆心的勸說。摩西心裡仍然有很大的阻攔,他終究認為沒有人會相信他說的話。於是,上帝在他面前顯現神蹟,使杖變成蛇、讓大痲瘋出現又即刻醫治,讓他帶著上帝的能力,展現給他們看見;還吩咐他,若他們依舊不信,就將水變成血。盡其可能的幫助摩西克服心中的遲疑。

摩西似乎說不過上帝,拿自己的能力當藉口,上帝提醒他,能力在於上帝,在於造物的主。摩西終於再也找不到什麼理由拒絕,但他仍然無法跨越心裡的困難,雙手一擺,雖稱上帝是主,卻不聽差遣,反過來要求上帝任意找其他人去擔這項苦差事。

摩西的態度到這般無禮的程度,上帝雖然不悅、發怒,仍然體貼他確實從過去的經驗得到深深的創傷。因此上帝讓他的哥哥亞倫出來歡喜迎接他,也作為他的陪伴,賜口才給亞倫,讓哥哥亞倫替他發言。上帝仍然明明白白地差遣摩西前去帶領以色列人走出奴役的埃及地,讓亞倫成為他的輔助。

在上帝眼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因為祂創造我們每一個人成為獨特的個體。祂按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獨特來呼召我們、差遣我們,使我們的生命成為獨特的意義。我們是不是常常不自覺地抱怨日常所做的?也不滿意自己的工作?除了選擇繼續將自己埋在孤獨的怨懟𥚃,我們還有一個更好的選擇,我們可以來到上帝面前,認識祂所造的這個獨特個體。如果你還不認識自己的特質,是不是其中有個可能,是你對上帝的認識還不夠?上帝按著祂的形象創造我們(創世記 1:27),如果不夠認識上帝,怎能足夠認識自己?上帝有豐富的慈愛、良善,有祂的位置和能力。

如果你為亞倫抱屈,明明是哥哥,為什麼上帝讓他輔助自己的弟弟成為領袖?上帝完完全全地知道我們每個人的特質,祂知道我們每個人所經歷的事,祂知道我們的心思意念,而且祂願意差派誰就差派誰。上帝差派亞倫居於輔助的位置,並不是讓他屈於次等的位置。亞倫能夠幫助摩西是因為他的能力,上帝𧶽他口才的能力來幫助摩西,上帝揀選他以親人的身分成為摩西的陪伴,幫助摩西心裡的軟弱處,能夠再次堅固起來。

上帝親自揀選差派的,祂必看重。亞倫的生命中,雖然曾經做了不稱職的事,上帝既然交付了工作,就認定他到底,甚至行神蹟使枯木發芽,來認定亞倫的身份和他領受的呼召(民數記 17:1-8)。

上帝應許亞倫與摩西同去,摩西不再說話,可能因爲心裡攔阻的力道不再那麼強,可能出於不能拒絕的無奈,也可能是接受宿命的心態,無論摩西心裡的想法如何,他的生命有了不再一樣的開端。

若我們能夠「接受、順服、經歷」就能夠更認識祂,也更認識我們自己,以祂的角度眼光看待我們自己,在經歷的祂的時候,我們必定訝然發現祂是如此的豐盛,富有憐憫與慈愛,祂的能力何其廣大。任何時候起了任何的疑惑,我們總可以來到祂面前與祂對話、親近祂、認識祂。祂知道我們的心思意念與擔憂,祂極願意以祂的能力和權柄,在我們不足之處提供補給,因為我們屬於祂,祂是愛我們、造我們的主。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與主耶穌面對面,一分鐘禱告。願世界變更好︱順服︱Obedience︱20250119

與主耶穌面對面
一分鐘禱告。願世界變更好

2025/01/19
順服

親愛的主耶穌
祢是萬物之主
祢是萬福之源
我們的好處
不在祢以外


我們手中所得的
祢為我們持守
唯有祢能為我們持守
願我們的一生
行在祢指引的方向


新年的開始
或有新挑戰
或有新身份
或有新的啟程
或需要祢來開到路
無論處在何種景況
願我們腳步與祢同行
也邀請祢來到
我們新的日子裡
賜下新的恩典祝福
使我們一日新似一日


求祢賜給我們
聽從的耳朵
受教的心
求祢指教我們
使我們的心柔軟
順從祢的話語


求祢使我們的心知道
祢吩咐我們順從
不是權威壓制
是因為祢的愛和保護
是因為祢全知、全能
祢知道也願意
引導我們走一條
最好的生命道路
願我們明白祢的美意
因順服而蒙福


求祢賜我們智慧
在還不明白道理之前
因在祢面前謙卑順服
就能經歷祢
經歷祢的羽翼保護
在風雨過後
天晴爽朗灑落陽光
使我們仰臉歡欣
打從心底發出
感恩和讚美
願意一生
與祢同調唱和
在祢的引導與同在中
享受豐富與美好

如此禱告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
阿門!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站編的筆記-20231224

最大最美的禮物,耶穌基督,今日已降生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路加福音 2:1-21

馬利亞懷孕的時候,愷撒奧古斯都下令進行人口普查,所有的人都回到各自所屬的城裡,登記人口調查的名冊。約瑟是大衛一族一家的人,也從加利利的拿撒勒城回到猶太去,到大衛的城,要和他的婚約之妻馬利亞一同報名冊。因為歸鄉旅宿的人多,客棧已經滿了,他們找不到住宿的地方,當時馬利亞的產期已經到了,就將孩子生下來,用布包著,放在馬槽裡。

伯利恆有牧羊人在夜間輪班看守羊群。上帝的使者向牧羊人報大好的消息說:「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路加福音 2:11-12) 牧羊人彼此討論,要去探探實情,就知道上主所指示的。他們急忙出去,尋見馬利亞和約瑟,看見那嬰孩臥在馬槽裡,就把天使報的大好消息傳開,聽見的人都訝異牧羊人對他們所說的話。馬利亞卻把這一切發生的事存在心裡,反覆思想。牧羊的人回去了,因所聽見、所看見的一切事正如天使向他們所說的,就歸榮耀於上帝,讚美祂。

得知耶穌基督的出生,聽見的人有什麼樣的反應?希律王的反應和東方博士的反應很不一樣,希律王想要除滅他,而東方博士卻是前來敬拜獻禮 (馬太福音 2:10-11, 13)。牧羊人聽見天使報的好消息,前去探察究竟,察覺實情,歸榮耀於上帝、讚美祂,也將這好消息散播出去,聽見的人都驚訝。

馬利亞將這一切發生的事存在心裡,反覆思想,她想的是什麼?是不是想著…天使向她預表的好消息,在生產之後,她當時心裡讚美「尊主為大」的謙卑敬拜,終於在上帝所預定的日子,將這份最大、最美的禮物揭示給世人。或者思想著…懷孕的時候,為了孩子的安全,經過長途搬遷,如今順利產子,她當時心裡讚美「尊主為大」的恭敬謙卑,願意為主所用的任務已經與上帝同行,共同走過。

馬利亞反覆思想著什麼,經文裡沒有加以著墨,我們無從知曉,但相信她與上帝之間有著一份親密的關係,是堅定的信心和真摯的意願聯繫著這份關係。我們和上帝之間的關係也是這樣,祂在我們的生命裡已經給了我們一份美好的計畫,讓我們去實現,在實現的過程中,能經歷與祂同行的美好,有祂同在的恩典、供應、保護、安慰。在我們明白自己的不完美時,也能知道祂已經為我們預備救贖的耶穌基督,讓祂來潔淨我們,讓我們重新得著力量,繼續往前行。

上帝為我們預備的大禮物、最美的禮物,耶穌基督,今日已降生,願我們如同牧羊人聽見了好消息,就將這份禮物分享出去,讓我們所愛的親人、朋友都來認識這位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以賽亞書 9:6)。

上帝的愛子,祂為我們預備的犧牲羔羊已降臨,願聽見的人都得著湧流的活水,澆灌生命,不枯竭。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站編的筆記-20231219

順服信靠祂是面對未來最好的路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馬太福音 2:13-23

上帝的使者在夢中警告約瑟,希律王將要殺害除滅小小耶穌的消息,吩咐他帶著一家人逃往埃及去,住在那裡,躲避危險,直到希律死了。

東方的博士受上帝的指引,繞道回他們的本地去,沒有照著希律王的吩咐,找到嬰孩出生的地點之後回去報告,希律王認為自己被騙了,就大大的震怒,命令將伯利恆城裡兩歲以內的男孩都殺了。小小耶穌在天父上帝的臂膀之下得到完全的保護,小小耶穌在地上的父親早已受到警告,將他帶往躲避之地。

希律王死了以後,上帝的使者在夢中指示約瑟,帶著一家人回到以色列去,回去的時候,約瑟聽見希律的兒子繼位作王,就害怕回去那裡,他夢裡再次受主的指示,帶著家人往加利利去,到了一座名叫拿撒勒的城,住在那裡。

從這段經文的記載,上帝天父對小小耶穌出生將面臨的危險和敵對,在先知書裡早已預言,而約瑟親身經歷過程的時候,仍然非常小心謹慎,順服跟隨上帝引領一步,才走一步,面對未知的前方,以信心與上帝成為合作的連結,面對未知的前方,因著信心並不隨著外在環境的危險動盪而疑惑搖擺。

在歲末年終的時刻,回想過去上帝帶領走過的每一步,都是恩典之路。過去的日子已經嘗了主恩,未來的時間仍然充滿未知,有上帝同在的生命,面對未知的前方並不疑惑恐懼,而是穩健踏實的前進。隨著上帝一步一步的帶領,踏出信心的步伐,即便從環境上看來是敵對受阻的景況,也能走到平安的境地。

在這一年一度紀念節慶的同時,或許我們還需要面對環境的阻攔,或許我們已經處在平安的境地,無論目前處在什麼樣的景況,我們都可以帶著順服的心、敬愛上帝的心,在禱告裡向祂感謝過去的恩典保護和引領,使我們處在世界,卻有平安的心。有上帝的生命,心裡就有平安。我們也在禱告裡祈求祂繼續與我們同在,新的一年裡,或許我們期待自己的新計畫、新規劃能夠幫助我們領受新的祝福,但願祈禱愛我們的天父上帝一步一步引導我們,讓我們的計畫與祂的心意同調,在新的一年裡,實實在在的領受從祂而來的祝福。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站編的筆記-20231128

上帝掌握我們的生命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創世記 28:10-22

雅各經歷了一場家庭大動盪之後,隻身離家,聽從母親的建議,前往投靠舅舅,也就是母親利百加的哥哥拉班那裡。經過整天長途跋涉,天黑了,一身疲憊,隨地休息,他拿起一顆石頭當枕頭,就躺下睡了。雅各睡著了,夢見一個梯子,立在地上,頂著天,上帝的使者在梯子上去下來,耶和華上帝在梯子上面對他說話,將祂與亞伯拉罕之間的約定和祝福,親自應許給雅各,還對他說,「我也與你同在,你無論往哪裡去,我必保佑你,領你歸回這地,總不離棄你,直到我成全了向你所應許的。」(創世記 28:15 )雅各睡醒了,說:「耶和華真在這裡,我竟不知道!」就懼怕,說:「這地方何等可畏!這不是別的,乃是上帝的殿,也是天的門。」

雅各清早起來,把枕著頭睡覺的石頭立做柱子,澆油在上面。將那地方起名叫伯特利,雅各許願說:「上帝若與我同在,在我所行的路上保佑我,又給我食物吃、衣服穿,使我平平安安地回到我父親的家,我就必以耶和華為我的上帝,我所立為柱子的石頭也必做上帝的殿。凡祢所賜給我的,我必將十分之一獻給祢。」

回顧雅各的一生,「搶奪」是他生命的主軸。出生的時候,手抓著哥哥以掃的腳跟(創世記 25:24-26),成長過程,兩兄弟相處的時候,雅各設想方法,搶奪長子的名分(創世記 25:27-34),後來還配合著母親,明目張膽的欺騙自己的父親(創世記 27:18-29),將長子的祝福搶了過來。從最初的「搶奪」,變本加厲成為狡詐、強奪。

情非得已,為了逃命的緣故,雅各離開家,離開他的本性依賴為舒適的地方,他生活中一切感到舒適的好與壞,家庭的庇護,母親的寵愛,隨心所欲抓去自己想要的,這一切在他離家的那一刻起,隨即崩解。未來是什麼?無從想像,無從盼望!唯有的,只剩下一身汙穢的皮囊。

窮途末路,逃命的路上,除了疲憊、不安、無望,其他一無所有,此時,雅各在伯特利遇見上帝,上帝親自向他顯現,他的一生早已在上帝的規劃之中 (創世記 25:23),而現在雅各的生命開始與上帝建立關係,雅各的生命開始出現轉變,他以敬畏的心迎接上帝進入他的生命、他的生活、他的吃穿,他讓上帝管理他的生命,他要將上帝所賜的,還獻十分之一給上帝。他的這份承諾是與上帝建立個人關係的開始,是將自己的生命與上帝的祝福相互連結的開始。與上帝建立關係,不只是單向的順服上帝、遵守上帝的話,更是雙向的,是以自己的意願回應上帝,是將心裡一切的話、擔憂、信靠、期盼,全都對祂說,全都交給祂。

上帝掌握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祂有能力規劃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生命與祂建立關係的時候,才能領受也體會祂賞賜給我們的美好計畫。祂的禮物已經準備好了,等待你我親手打開。

我們商店成立的原因,正是以雅各的故事為啟發,在生活舒適圈之外,順服上帝,相信上帝的計畫比人手中的規劃更好,相信上帝關心我們日常的一切大小事,從飲食、吃穿,到生命的意義,人與人之間善的影響力,上帝都與我們同在。上帝已經一步一步帶領我們體驗祂的美好與甘甜。相信上帝也對你有一分美好的計畫,願我們都與上帝攜手,一起經歷那一份屬於自己與上帝之間的生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