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與主耶穌面對面,一分鐘禱告。願世界變更好︱堅定的磐石︱Firm Foundation︱20250216

與主耶穌面對面
一分鐘禱告。願世界變更好

2025/2/16
堅定的磐石

親愛的主耶穌
在地上的日子
出乎意料的事情
發生得頻繁
我們時常尋求
平安與安慰
仍然經常再次
陷入驚惶害怕


在地上的日子
我們軟弱
易受驚駭
但我們感謝祢
作我們堅定的磐石
將平安賜給我們
為我們除去
慌張與搖擺
使我們心裡
堅定安妥


在祢面前
我們真摯承認
心裡的軟弱
我們也感謝祢
每次每次
祢總是信實地
再次堅立我們
只要投靠祢
總是不落空


感謝祢
如此愛我們
不計算
我們的軟弱和虧缺
卻總是
願意一再一再地
修復我們的不足
使我們得著力量
得著永活的生命
使我們輕省歡欣


有祢同在的生命
因祢無條件的愛
我們得著盼望
我們手中持有
永恆不減的福份
我們歡欣喜樂
願我們也能與
弟兄姐妹彼此激勵
也能經常得著好機會
與人分享
這無比美好的祝福


願我們的生命
能夠成為
承載祢祝福的器皿
願我們的生命
因祢的信實
因祢的應許
裝載祢同在的美好
在地上黑暗驚駭中
為祢發光
吸引人來到祢面前
品嘗主恩的滋味
甘甜溫暖心頭
妥適安穩永平安

如此禱告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
阿門!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站編的筆記-20231010

主恩的美善,唯有親自經歷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創世記第26章

當時,以撒因飢荒往基拉耳去,到非利士人的王亞比米勒那裡。耶和華向以撒顯現,明白地指示他:不要下埃及去,你寄居在這地,我必與你同在,賜福給你。此時,耶和華上帝向他重申與他父親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因著這約,上帝要將這約由以撒繼承延續。

以撒聽了上帝的指示,就順服上帝,住在基拉耳,但在面對環境的潛在威脅的時候,以撒還未能以信心信靠上帝,或許此時他所認知的上帝是他父親的上帝,他對上帝的認識是由上一輩傳達的知識而來,他所認識的上帝是對他訴說故事的那個人的上帝。

在以撒聽過的故事中,或許他曾經聽過父母親信心失敗的經歷,或許沒有聽過,這次他面對環境潛在威脅的恐懼時,他採用了自己的方法來處理,他害怕這地方的人因為妻子利百加貌美的緣故而將他殺害了,因此欺騙當地人,稱利百加是自己的妹妹。亞比米勒察覺他的謊言之後,曉諭眾民:「凡沾著這個人,或是他妻子的,定要把他治死。」亞比米勒尊重婚姻的價值,反而勝過以撒。

面對環境的潛在的威脅和自己內心的恐懼時,以撒和自己的父親一樣,選擇害怕外在環境,以自己的方式面對,而不是選擇敬畏上帝、信靠上帝,這兩個世代的人都犯了同樣的罪,這兩個世代的人都面對同樣的試煉,但是與上帝之間的關係是個人的,個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無法傳承,對上帝的信靠是個人的選擇。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面對信心試煉的時候,也很可能一再遭遇同樣的試煉,但我們總有一位昔在今在永不變的上帝能夠信靠,能幫助我們勝過試煉,讓我們親自去經歷祂的美善。


即便以撒無法完全勝過信心的試煉,上帝仍然依照祂信實的應許祝福以撒昌盛。以撒在那地耕種,雖是飢荒之年,他卻有百倍的收成。耶和華賜福給他,日增月盛,成了大富戶。他有羊群、牛群,又有許多僕人,非利士人就嫉妒他。以撒的父親亞伯拉罕在世時候的僕人所挖的井,非利士人全都塞住,填滿了土。亞比米勒看見以撒比他們強盛得多,就趕他離開,以撒就離開那裡,前往基拉耳谷支搭帳篷。

以撒的父親亞伯拉罕在世之日所挖的水井,現在被非利士人塞住了,以撒就重新挖出來,仍照他父親所叫的叫那些井的名字。以撒的僕人在谷中挖井,便得了一口活水井。當地的牧人與以撒的牧人相爭水井,以撒的僕人又挖了一口井,他們又為這井相爭,以撒離開那裡,又挖了一口井,他們不為這井競爭了,他就給那井起名叫利河伯。他說:「耶和華現在給我們寬闊之地,我們必在這地昌盛。」

當地的牧人與以撒的牧人不斷地相爭水井,可見當地水源取得不易。缺乏水源,生命難以成長,收成將會不足,畜牧的成果也不會肥美。亞伯拉罕在世之日所挖的水井被非利士人塞住了,以撒就再將這些井挖開,當地的牧人不斷地前來相爭,以撒就再不斷地另外挖井,直到沒有人與他相爭為止。在這段信心試煉,等候上帝的日子,以撒以信心等候上帝,以尊重、和平的態度來處理面對。對於惡意塞住井口的非利士人、對於競爭水源的牧人,他以和平、忍讓、不爭奪的氣度來應對;對於已經不在世的父親,他仍然以尊重不爭奪的態度、敬畏上帝的態度保留那些井的名字。在等待的時日之後,上帝終究使他勝過外人的競爭、環境的試煉,讓他得著水源,得著平安和昌盛。他信靠上帝是祝福的源頭,不只是憑眼前所能看見的,他以信心親身經歷了上帝的恩典,親自嘗了主恩的美善,滿心喜樂的讚美耶和華上帝。

以撒前往別是巴去的時候,耶和華上帝在夜裡向他顯現,說:「我是你父親亞伯拉罕的上帝,不要懼怕,因為我與你同在,要賜福給你,並要為我僕人亞伯拉罕的緣故,使你的後裔繁多。」以撒就在那裡築了一座壇,敬拜上帝,支搭帳篷。他的僕人便在那裡挖井。亞比米勒同他的朋友和他的軍長,從基拉耳來見以撒。以撒對他們說:「你們既然恨我,打發我走了,為什麼到我這裡來呢?」他們表明來意,因為確實看見耶和華上帝與以撒同在,所以前來尋求彼此立約,互相不為害。以撒仍然持著和平、忍讓、不爭奪的態度,甚至願意化敵為友,為他們設擺筵席,他們吃喝之後,清早起來彼此起誓,以撒打發他們走,他們就平平安安地離開他走了。那一天,以撒的僕人來告訴他挖井的事,對他說:我們挖到水源了。

上帝的祝福是豐盛的,上帝是萬福的源頭,祂願意賜福給誰,誰就得著。上帝的應許和祝福可以由上一個世代傳承而來,上帝是亞伯拉罕的上帝也是以撒的上帝,上帝豐盛的祝福和應許不會改變,但信心的堆壘唯有親自體驗經歷主恩,才嘗能到箇中美善的滋味,與上帝之間的關係,除了自己能夠經營以外,旁人無從責代,而愛我們的上帝是如此願意與我們建立個人的關係,正如祂說,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一隻走迷了路,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隻,往山裡去找那隻迷路的羊嗎?(馬太福音18:12-14)。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站編的筆記-20231003

尋求上帝的人不再饑渴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創世記第25章

亞伯拉罕一生活了一百七十五歲。他兩個兒子以撒、以實瑪利把他埋葬在麥比拉洞裡。這洞就是亞伯拉罕向赫人買的那塊田,亞伯拉罕和他妻子撒拉都葬在那裡。亞伯拉罕生前盡其所能將其他的兒子與以撒分開來,盡所能的保護以撒,因為以撒是上帝與他立定盟約的後嗣。

以撒娶利百加為妻的時候四十歲,以撒因他妻子無法生育,就為她祈求耶和華。耶和華應允他的祈求,他的妻子利百加就懷了孕。在當時的年代,生孕對一個家庭,對一名已婚的女子而言,是相當重要的,甚至當時的社會看重生孕高過看重一夫一妻的程度。以撒沒有效仿他父母重蹈覆轍,也沒有接受當時的社會價值觀,以撒為妻子無法生育祈求耶和華上帝。他們耐心等候上帝的回應,利百加生下兩個兒子的時候,以撒年正六十歲。

耶和華應允以撒的祈求,他的妻子利百加懷了孕。利百加懷胎的時候,孩子們在她腹中彼此相爭,她極其痛苦,就去求問耶和華。耶和華對她說:「兩國在你腹內,兩族要從你身上出來,這族必強於那族,將來大的要服侍小的。」生產的時候,果然生了雙胎。先出生的身體發紅,渾身有毛,如同皮衣,他們就給他起名叫以掃。隨後出生的,手抓住以掃的腳跟,因此給他起名叫雅各。

兩個孩子漸漸長大,以掃善於打獵,常在田野,雅各為人安靜,常住在帳篷裡。以撒愛以掃,因為常吃他的野味,而利百加卻愛雅各。有一天,雅各熬湯,以掃從田野回來累昏了。以掃向雅各要這湯喝,雅各趁機要求他交換長子的名分,以掃只在乎當下疲累的身體狀態,輕看長子的名分,在雅各的要求之下,以掃就對他起誓,把長子的名分賣給雅各,於是雅各將餅和紅豆湯給了以掃,以掃吃了喝了,便起來走了。

如果上帝已經命定了人的一生,一切都在上帝的掌握之中,人還需要為自己生命負責嗎?在這兩個孩子出生之前,上帝已經預言他們的強弱和地位,在他們之間能夠因此而爭奪嗎?強的能夠仗勢任意所為?弱的能夠漫不在乎,自暴自棄?

生命不是一場賭局,不是拿到好牌才會成為贏家,生命不需要暴露在賭局的風險和搖擺之中。上帝是我們穩妥的根基,豐盛的生命是由信靠上帝而來,在祂安排的一切當中經歷祂,體會祂的美善。上帝在我們的生命中已經賜下活水(約翰福音 4:13-14)、賜下生命的糧(約翰福音 6:35),尋求上帝的人將不再饑渴,有上帝同在的生命穩妥不動搖。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站編的筆記-20230926

跟隨上帝,絕對不迷路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創世記 24:28-67

亞伯拉罕的僕人遇見的女子,利百加,帶他回到家裡,將發生的事情告訴家人,利百加的哥哥名叫拉班,看見妹妹手上的金鐲、金環,就出來迎接亞伯拉罕的僕人,接待他進到家裡休息,邀請他一起吃飯,亞伯拉罕的僕人堅持把主人交辦的事情完成之後再吃,於是,他將事情的始末,包括亞伯拉罕要他起誓,要他回到本地本族去為以撒尋找妻子,還包括他如何向上帝禱告,祈求引導,上帝如何印證他的祈求,全部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

接著,他希望女子的家人表態,是否願意讓這件事就這樣成了?利百加的母親和哥哥認為這是耶和華上帝的旨意,他們無從反對,願意讓利百加成為以撒的妻子。當下僕人拿出金器、銀器和衣服送給利百加,又將寶物送給她哥哥和她母親,以貴重的贈品成為婚約的認定。

僕人和跟從他的人吃了晚餐,住了一夜。早晨起來,僕人希望趕緊回去,而利百加的哥哥和她母親希望和她相處幾天,再讓她啟程出發。僕人仍然希望儘快回去,試圖說服他們,於是叫了利百加來問她,利百加說:「我去。」他們就讓利百加和她的乳母,同亞伯拉罕的僕人回到他主人那裡。

正回到他主人那裡的時候,天將晚,以撒出來在田間默想,抬頭一看,看見來了些駱駝。利百加看見以撒,就急忙下了駱駝,問那僕人說:「這田間走來迎接我們的是誰?」僕人說:「是我的主人。」利百加就拿帕子蒙上臉。僕人就將所辦的一切事都告訴以撒。以撒便領利百加進了他母親撒拉的帳篷,娶了她為妻,並且愛她。以撒自從他母親不在了,這才得了安慰。

對利百加而言,她跟隨一名陌生人,騎著駱駝長途跋涉,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和一個素未謀面的遠親結婚,以人的眼光來看,這當中潛藏了多少的危險?然而在利百加回答:「我去。」的時候,她口中吐出的不只是對於婚姻的決定,也是一份出於信心的委身,她選擇讓自己的生命參與在上帝的盟約裡。

以撒住在迦南地,他可以選擇當地的女子結婚,然而他卻願意以信心等候上帝的時間和安排,以撒將自己的婚姻幸福和未來交託在上帝的手中。或許他在田間默想的時候,正禱告這件事,抬頭一看,就看見了上帝為他預備的婚姻。

亞伯拉罕負起身為父親的責任,為兒子以撒建立一個對上帝保有信心的家庭,這也讓我們看見,我們的確可以藉著禱告,在日常大大小小的事務當中尋求上帝,領受祂的引導。

禱告是美妙的!禱告的美妙不是我們口中說的禱詞多麼的神奇美妙。禱告的美妙,是因為上帝的美好,上帝極願意賜福給我們。禱告得到應允,有時候是如此出其不意,卻又是有跡可循,超乎一般邏輯的預期,卻也尋常合理,非常巧妙驚喜。上帝創造我們,極願意參與在我們的生命中,讓我們看見有祂同在的美好,祂是我們的創造主,祂有最高的主權和力量來管理我們的生命。

我們都曾經歷禱告立即蒙應允的時候,也有禱告許久,仍然等候禱告能夠得到回應的時候。無論何種情況,上帝都聽見我們的聲音,上帝的子民呼喊祂的名,祂必垂聽,我們應當傾耳細細聽祂,以信心倚靠祂,很可能上帝一次只讓我們看見一步路,即便無法看見遠方,我們跟著上帝走,絕對不迷路。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站編的筆記-20230919

上帝是我們一生的指引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創世記 24:1-27

亞伯拉罕年紀已老邁,兒子以撒已長大成人,以撒是上帝成就應許的第一個後嗣,他的婚姻將會延續上帝的應許。亞伯拉罕讓管理他全業最老的僕人向他起誓,要這僕人回到亞伯亞伯拉罕的本地本族去,為以撒娶一個妻子。僕人回答,如果女子不願意來,是否要將以撒帶回去呢?

從僕人回答的話裡,可以看出他沒有「考慮要不要做」的想法,而是考慮他能不能完成主人交付的任務,如果遇到狀況,主人希望怎麼處理?如今亞伯拉罕已經一百多歲了,僕人也可能擔心長途跋涉回來的日子,亞伯拉罕已經不在了,因此,出發之前,就把可能的狀況問清楚,無論亞伯拉罕還在不在,這僕人都會願意繼續完成任務,繼續服事這個家庭。

這時候,亞伯拉罕年紀老邁,但他的信心卻是更加堅強,他知道上帝的應許是信實的,上帝要他離開本家的呼召是堅定的,願意與他的兒子以撒締結婚姻的女子,也會願意順服同樣的呼召。亞伯拉罕回答僕人的問題,「你要謹慎,不要帶我的兒子回那裡去!」亞伯拉罕到了老邁的年紀仍然願意順服上帝的呼召,經過這些年歲與上帝同行的經歷,他相信上帝會以祂自己的方式持續讓應許成就。僕人就按照他主人亞伯拉罕所吩咐的與他起誓。

這僕人是誰?他是管理亞伯拉罕全業最老的僕人,他是亞伯拉罕非常信任的僕人,亞伯拉罕將所有的財產交給他管理。很可能他已經跟隨亞伯拉罕許多年,在服事這個家庭的期間,他已經見證上帝在亞伯拉罕生命中的一切作為,見證上帝的大能與恩典,見證以撒的出生,在亞伯拉罕前往山上獻以撒的時候,或許他也是跟隨上山的僕人。

亞伯拉罕非常信任這僕人,而且已經將所有的財產讓他管理了,然而吩咐一直以來值得信任的僕人做事,還需要僕人起誓嗎?因為亞伯拉罕對這件事情非常注重,他需要慎重的確認這僕人能夠信實的執行任務之外,也打從心裡以謹慎認真的態度完成這件事,好像亞伯拉罕親自去為兒子選擇妻子一般。

這僕人帶著十匹駱駝和他主人的財物出發,來到拿鶴的城。他不只對亞伯拉罕忠心,他對上帝也能夠信心倚靠。在這所知甚少的環境,執行這項重大的任務,需要多大的智慧?這僕人選擇先尋求上帝,他尊崇上帝,謙卑尋求上帝的指引,信實的尋求這項任務能夠依照主人的期待來完成,他希望得到明確的印證,希望在他向女子取水喝的時候,那女子願意給他和他的駱駝喝水,以此成為從上帝而來的明確印證,他也期盼上帝能夠幫助他完成亞伯拉罕的囑託。

這僕人還在禱告的時候,利百加肩頭上扛著水瓶出來。利百加是彼土利所生的,彼土利是亞伯拉罕兄弟拿鶴妻子密迦的兒子。她下到井旁,打滿了瓶,又上來。僕人跑上前去對她說:「求你將瓶裡的水給我一點喝。」那女子說:「我主請喝。」就急忙拿下瓶來,托在手上給他喝。女子給他喝了,就說:「我再為你的駱駝打水,叫駱駝也喝足。」她又急忙把瓶裡的水倒在槽裡,又跑到井旁打水,為所有的駱駝打上水來。

僕人定睛觀察她,一句話也不說,想要知道這女子是不是耶和華上帝所引導他遇見的女子。駱駝喝足了,那僕人就拿了貴重的金環、金鐲,給了那女子,詢問她是誰的女兒?是否可以到她家裡住宿?女子回答,她是密迦與拿鶴之子彼土利的女兒。家裡足有糧草,也有住宿的地方。這僕人就低頭向耶和華下拜,說:「耶和華我主人亞伯拉罕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因祂不斷地以慈愛、誠實待我主人。至於我,耶和華在路上引領我,直走到我主人的兄弟家裡。」因著上帝的幫助,這僕人順利的走到了亞伯拉罕的本家,此時困難的任務已經少了困難的擔憂,他心裡的感謝讚美油然而生。

有時我們會遇到做重大選擇的時候,我們怎麼知道上帝要我們怎麼做?上帝希望我們住在哪裡?和誰結婚?選擇哪一份工作?如果選錯了,可能接下來的腳步也會繼續走錯方向。萬一有人執意的決定限制了我們的選擇,我們該怎麼辦?讓上帝成為我們一生的首要,一生認識跟隨祂,一生的選擇必能得到指引。「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以賽亞書30:21)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站編的筆記-20230908

上帝是我們穩穩妥妥的倚靠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創世記第23章

撒拉的一生陪伴亞伯拉罕隨著上帝的呼召,離開本族本家,走過信心的旅程,經歷大大小小的事件,在異地為了保全生命,必須配合自己的丈夫說謊,不只一次必須自己面對危險與驚惶;也經歷信心的高高低低,急著領受上帝的祝福,出了主意,讓自己的僕女給亞伯拉罕作妾,反而被自己的僕女輕視,然而無論如何,其中確實也都經歷上帝的同在與恩典、上帝的即時拯救與安慰。

撒拉陪伴亞伯拉罕走過生命的跌跌撞撞,走過信心成長之路,經歷上帝諸般的恩典,見證上帝的應許成就,兩人不只彼此陪伴,也互相饒恕原諒,是夫妻,也是親密的屬靈同伴。撒拉享壽一百二十七歲,死在迦南地,亞伯拉罕為她哀慟哭號。

自從上帝呼召亞伯拉罕離開本族本家,一路走來的經歷,讓他養成了厚實的信心,亞伯拉罕了解上帝自有祂成就應許的時間,不需要強奪好處與祝福,上帝定意成就的事必然會成就。亞伯拉罕經歷上帝而養成的信心讓他更加認識上帝的信實,自己也將這份信實穿戴在身上,而這份信實的確在與人應對互動之間成為他的幫助。

亞伯拉罕寄居在異地,有意在這裡購買土地,好讓他埋葬妻子撒拉。那地的人知道亞伯拉罕是寄居的外來者,在這裡沒有土地,卻也因為認識他、敬重他,堅持贈送土地給他,即便如此,亞伯拉罕仍然願意買下他選擇埋葬妻子的土地,正式取得土地的主權。

亞伯拉罕已經得到上帝的應許,上帝要將迦南全地賜給他和他的後裔永遠為業(創世記 17:8),在這應許尚未成就之前,亞伯拉罕等候上帝,並不因得到上帝的應許而強握上帝的權柄,成為旁人的壓迫,他不強取主權,而是從他經歷上帝的美好所學習到的功課,實際落實在生活中,成為自己領受的祝福,也祝福了周遭的人。

亞伯拉罕把他妻子撒拉埋葬在迦南地田間的洞裡,他的信心之路沒有了撒拉的陪伴,仍然要繼續往前走。亞伯拉罕因為失去妻子而哀慟,但他並不因此失去對上帝的信心,也不對未來失去盼望,因為上帝一向是他面對未來所持有的盼望。

亞伯拉罕能夠不發一句相左的話,將他一生等待的兒子以撒還獻給上帝,現在上帝帶走陪伴他一生的妻子撒拉,此刻的試驗,亞伯拉罕感受到的並不是環境分崩離析帶來的負面感受,而是將亞伯拉罕更加拉近與上帝的距離,亞伯拉罕感受到他更加需要上帝,他的順服堅固了他的信心。

上帝全然知道什麼時候該給我們什麼樣的試驗,在試驗的時候,我們仍然有親愛的上帝能夠倚靠,我們有阿爸父穩穩妥妥的倚靠。這份倚靠不只讓我們穩妥不動搖,還讓我們領受多重的豐盛祝福。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站編的筆記-20230830

上帝必親自持守成就祂所賜的祝福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創世記第22章

上帝試驗亞伯拉罕的信心,要他帶著他的兒子以撒到山上去,將以撒作為獻給上帝的燔祭。這樣的吩咐是多麼難以順服?以撒是上帝應許亞伯拉罕成為大國之父的祝福,經歷了長時間的等候,信心高高低低的煎熬,到了老年才藉著撒拉懷胎生下。現在上帝要亞伯拉罕將以撒回獻給祂作為燔祭,上帝為什麼要取回以撒的生命?是不是太殘忍了?上帝反悔了嗎?上帝要向亞伯拉罕收回應許和祝福嗎?

亞伯拉罕似乎沒有懷疑上帝的吩咐是多麼的不可思議,他帶著兩個僕人和兒子以撒,也劈好了燔祭的柴,前往上帝指示的地方去了。即將到達目的地的時候,他讓僕人原地等候,自己帶著兒子上山。

亞伯拉罕把燔祭的柴放在以撒身上,自己手裡拿著火與刀,二人繼續前行。以撒不明白,問起父親: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裡呢?亞伯拉罕只是簡單的回答:上帝必自己預備燔祭的羊羔。一邊是上帝的吩咐,一邊是自己親生的兒子,亞伯拉罕此時是什麼樣的心情?他應該怎麼取?怎麼捨?

他們到了上帝指示的地方,亞伯拉罕在那裡築壇,把柴擺好,捆綁他的兒子以撒,放在壇的柴上。亞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殺他的兒子。這是多麼驚人、不可思議的一幕?!一名父親在山上築壇,把柴擺好,捆綁他的兒子,在這時間的過程,兒子沒有逃跑,父親將捆綁的兒子放在壇的柴上,作勢要殺自己的兒子,難道他的兒子不驚慌害怕、不想掙脫嗎?經文並沒有敘述這對父子的心情,但經文的敘述的確告訴我們,上帝差派使者適時的制止亞伯拉罕,不可以殺害以撒,適時的告訴他,上帝吩咐他回獻以撒是為了試驗亞伯拉罕敬畏上帝的信心。

上帝並不是殘忍的取回以撒的生命,也不是反悔與亞伯拉罕之間的盟約,更不是為了收回應許和祝福,而是為了試驗亞伯拉罕的信心,亞伯拉罕沒有將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上帝。亞伯拉罕領受了上帝的應許和祝福,不是霸佔和獨享,而是打從心底認為領受了上帝的賞賜,是從上帝來的祝福,他敬畏上帝、尊重上帝的主權,他相信上帝有至高的權力,即便他還不明白道理的時候,仍然相信上帝的智慧高過人的智慧,相信上帝的美善。

聽了使者的話,亞伯拉罕抬頭看,發現一隻公羊,兩支頭角陷在小樹叢中,就取了那隻公羊來,獻為燔祭,代替他的兒子。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

此時,亞伯拉罕的生命已經過了多少年歲,經歷上帝的同在、上帝的恩典,上帝使他得著救贖,脫離苦難,得到饒恕,得到祝福,現在亞伯拉罕毫無懷疑的順服上帝,以智慧的方式結束上山的這趟旅程,不向上帝發怨言,也不留機會讓還未成熟的下一代對上帝有所懷疑。顯然,在這些年歲中,他不只增長了信心,也增長了智慧,更加認識上帝,更親近上帝,也更體貼上帝的心意,能夠從裡而外的順服上帝。耶和華上帝喜悅他,再次差派使者對他說話,向他印證盟約的應許。上帝是信實的,上帝所賜的祝福,祂必親自持守、成就!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站編的筆記-20230826

上帝親自養成領袖的品格,使他人得著好處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創世記 21:22-34

當時,亞比米勒和他的軍長非各對亞伯拉罕說,「凡你所行的事都有上帝的保佑。我願你如今在這裡指著上帝對我起誓,不要欺負我與我的兒子,並我的子孫。我怎樣厚待了你,你也要照樣厚待我與你所寄居這地的民。」亞伯拉罕答應了,卻也直接了當的搬出一個議題:長久以來,亞比米勒的僕人霸占了亞伯拉罕的一口水井。亞比米勒當場表明,他原本並不知情,最後,亞伯拉罕大方的拿出代價,買下一口自己原本就擁有的水井,他們在別是巴立約之後,亞比米勒和他的軍長非就各起身回非利士地去了。

亞伯拉罕在別是巴栽上一棵垂絲柳樹,獻上感恩,敬拜上帝,在那裡求告耶和華永生上帝的名。亞伯拉罕在非利士人的地寄居了多日。

亞伯拉罕雖以不對等的代價買回了自己的水井,卻是以大方的氣度、智慧的方式,尋求解決這長久以來無法解決的問題,因著問題的解決,他向上帝獻上感恩,上帝賞賜保守他在異地和平居住多日。

亞伯拉罕在信心成長的路上,有高低起伏,在這過程中,他對上帝的認識日益增加。亞伯拉罕求告「耶和華永生上帝」的名,這代表他再一次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對上帝的認識,以新的名字呼求祂。亞伯拉罕相信上帝,卻也難免恐懼、懷疑、犯罪,他無意中習慣的犯下相同的罪,無法全然信靠上帝,但上帝並不因此就放棄他,亞伯拉罕無法活出完美的生活,但上帝絕對是信實的持守祂愛的應許。我們也和亞伯拉罕一樣,每每經歷上帝一次,就多認識上帝一次,長時間累積,就更加認識上帝的豐富,也與上帝的關係更加的親近。

領袖對他所帶領的人,一向有很大的影響力。亞伯拉罕是一家之首,撒拉是夏甲的主母也是一家之首的妻子、亞比米勒是一地的君王。亞伯拉罕、撒拉、亞比米勒對於他們的家庭和管轄的區域都負有一定的責任。每一個人,在某種情況下,都帶領著一些人。如果我們經常擁有以自我為出發點的想法,做出以自我為出發點的行為,我們的這些想法和行為,都會影響著我們帶領的人。然而,上帝會親自養成領袖的品格,使其他人受益、得著好處。一般的領袖鮮少察覺自己的盲點,屬神的領袖習慣將他人的需要擺在自己的權力之前。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站編的筆記-20230823

上帝是我們隨時的幫助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創世記 21:1-21

歷經漫長的等待,好不容易,以撒終於出生,而經文只有三兩句,輕鬆地描寫。在耶和華沒有難成的事。

亞伯拉罕因上帝的吩咐(創世記 17:19),給撒拉所生的兒子起名叫以撒,意思是喜笑,一開始,亞伯拉罕和撒拉聽見他們將要生一個兒子,認為不可能而竊笑,現在他們生了孩子,撒拉說:「上帝使我喜笑,凡聽見的必與我一同喜笑。」她誠然讚美上帝,也與人見證分享上帝的祝福。

想想看,長久以來想得卻無法得到的,突然有一天,上帝回應了禱告,是什麼感覺?什麼樣的心情?等候上帝的過程,渴想卻得不到,禱告卻不蒙應允,相當困頓無力。儘管我們的感受十分煎熬,上帝仍是信實的,祂會在準確的時間表上,為我們帶來對我們最好的祝福,我們祈求的結果,不一定和上帝給的完全相同,但祂給的一定是最好的,一定有祂的美意在其中。

家庭的意見不合,讓亞伯拉罕非常苦惱。撒拉想要把夏甲和她的兒子趕出去,亞伯拉罕因為這兒子也是他的兒子,不知道如何是好。撒拉是對的,因為上帝與亞伯拉罕的盟約只應許由以撒繼承;亞伯拉罕也是對的,自己的兒子不應當照顧、愛護嗎?在左右為難的時候,上帝要亞伯拉罕聽從撒拉,同時上帝也應許祝福給夏甲的兒子,使他的後裔成立一國,因為他是亞伯拉罕所生的。亞伯拉罕憑著對上帝的信心,順服祂的吩咐,為夏甲準備了適當的糧食和水,讓她帶著孩子出去。

夏甲到了曠野,走迷了路,水喝完了,還沒遇見井水。她擔心孩子死了,不忍心見他在自己的眼前慢慢死去,就將他安置在對面一段距離的樹下。上帝聽見那孩子的哭聲,有使者對夏甲說,上帝聽見孩子的哭聲了,要她把孩子抱在懷裡,上帝將要讓這孩子的後裔成為大國。

夏甲懷孕的時候,曾經出走,在曠野遇見上帝(創世記 16)。這兩次在曠野遇見上帝,上帝都喊她的名字,在她得到上帝的幫助之前,上帝已經認識她。當時,在水泉邊,上帝要求她回去,應許她:「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甚至不可勝數。」此時,她在沒有水源的擔憂之下,在絕望中遇見上帝,上帝再次將賜給她和她孩子的祝福告訴她,也讓她找到水井。這孩子住在曠野,成長的過程,上帝與他同在,照顧他,將他訓練成弓箭手,他的母親幫他從自己的家鄉埃及給他娶了一個妻子(創世記 21:20-21)。

亞伯拉罕和撒拉得到上帝的應許,願意順服上帝,有時候卻因為環境的因素、人內心的軟弱,而違反上帝的心意,我們信心的成長有時平穩有時緩,高低起伏,但無論我們的景況如何,感受如何,上帝總是信實的,祂必成就信實的應許。

上帝賜下祝福給亞伯拉罕、撒拉、以撒,也賜下祝福給他們的使女和她所生的兒子:夏甲、以實瑪利。在這一連串發生的情節中,每個人有自己的感受,煎熬、受委屈、被苦待、左右為難、焦急…等等,上帝仍信實的賜下祝福給每一個人,也不因身分地位而減少對我們的愛。上帝使亞伯拉罕成為大國之父;使撒拉脫離無法懷孕的羞愧;使以撒成為應許的繼承;使夏甲不只一次在危急的時候遇見上帝;使以實瑪利在曠野得到上帝的照顧和祝福。

人常有軟弱,順服上帝並非一直是容易的事,但順服上帝總是對的,上帝的旨意總是對的,上帝的信實和慈愛總超過我們所能想像,祂無法測度的愛時時與我們每一個人同在,在我們親近上帝時,在我們煩憂時,在我們焦急煎熬時,在任何時刻,我們都可以來到祂的面前尋求,向祂資取幫助和祝福,因為祂是我們隨時的幫助。

發佈日期: 發佈留言

站編的筆記-20230818

唯有憑靠上帝的力量

今天分享心得的經文是在創世記第20章

亞伯拉罕往南地遷移,寄居在異地,亞伯拉罕在那裡稱他的妻子撒拉為妹妹。亞伯拉罕出此計策只顧慮自己的安危,並不考慮撒拉置身於危險之中,也不顧及上帝應許他一年內將要得到一個兒子。在那個地方,基拉耳王亞比米勒差人把撒拉取了去,夜間,上帝在夢中告訴亞比米勒,她是別人的妻子。

上帝是富有恩慈憐憫的上帝,祂差派使者到所多瑪去,即便那裡沒有一人悔改。上帝在亞比米勒犯罪之前,事先警告他。

亞比米勒清早起來,召了眾臣僕來,將這件事對他們說,也召亞伯拉罕來問話。亞伯拉罕為自己的行為辯駁,推卸責任,還說撒拉是他同父異母的妹妹,然而這樣的狡辯,只說出了實情的一半,實情是亞伯拉罕和撒拉不只是同父異母的兄妹,也是夫妻。他不只對人稱呼自己的妻子為妹妹,甚至利用夫妻兩人之間的情感作為藉口,要求自己的妻子和他說同樣的謊。

亞伯拉罕害怕異地的人可能為了奪取他的妻子,殺害他的性命,而想出這樣的計策。在這樣的擔憂之中,他選擇相信自己的方法,不信靠上帝。

創世記第12章,亞伯拉罕在埃及經歷過同樣的擔憂,使用過同樣的技倆,犯過同樣的錯誤,經歷同樣的挫敗,也經歷了上帝救贖的恩典。如今,他選擇重蹈覆轍,重複自己的失敗。然而,即便人無法保持長久的信實,上帝仍是信實的,祂從中介入、保護,但這並不表示亞伯拉罕不需承受後果。

在埃及的時候,法老將他們趕出境外,而這一次亞比米勒讓他們隨意居住在他的領地。這兩次的錯誤,亞伯拉罕都犯了罪,卻也都增加了物質的財富,然而我們必須知道的是,屬靈的祝福絕對不等同物質的財獲,也不能互相比擬。

亞比米勒贈與亞伯拉罕大量的財富,作為遮羞,亞伯拉罕禱告上帝,上帝就醫好了亞比米勒和他的妻子,並他的眾女僕,她們便能生育。因耶和華上帝為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的緣故,已經使亞比米勒家中的婦人不能生育。

這一幕,可說是屬上帝榮耀的合一、和好,儘管最初是由罪而引起的,而上帝卻親自翻轉結果。上帝不只在乎他的子民,以恩典慈愛介入保護,還將恩典延伸到亞比米勒和亞比米勒家中,上帝主動親自動工,吸引人來認識祂、經歷祂的慈愛。

即便是信心成熟的人也會在罪中掙扎受苦,亞伯拉罕經歷過上帝的恩典幫助與安慰,得到上帝祝福的應許,也見過所多瑪和蛾摩拉因罪惡的判斷,全地毀滅,煙氣上騰,如同燒窯一般,他仍然有信心軟弱的時候,唯有聖靈的工作才能使人意識到罪,才會渴望回轉順服。

屬靈的成熟不是對罪的抵擋有過度的自信,而是健康的覺察自己內心的軟弱,上帝將使用我們的挫敗使我們覺醒,讓我們知道深深的需要祂。

數年以來,上帝刻意養成亞伯拉罕的信心和靈裡的成熟,而在脆弱的一刻,他卻做出急促不恰當的決定,他選擇犯罪,而不是信靠上帝。這聽起來,是不是在我們自己的身上也有相似之處?

上帝幫助我們面對罪惡,抵擋犯罪,幫助我們尋求祂的幫助,使我們信心日漸成熟。上帝也了解人的軟弱,縱使人有軟弱,在成熟的信心中無法堅強,上帝仍然極度願意繼續引領我們向前,唯有憑靠祂的力量,我們才能繼續邁開步伐向前走去。